孩子不想學習?還是「教育」妨礙了學習?- 讀 天下文化《讓孩子飛》

“fiver person running on the field near trees” by Jed Villejo on Unsplash

最近在台灣,一系列關於親子關係與教育的連續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獲得了社會上相當大的迴響。我們或許都曾是此劇角色中的「孩子」,因此特別容易產生共鳴,然而不可否認的,許多的我們也走進了「家長」角色的階段,甚至無意識地重複著這些對話、場景、互動。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觀眾稱它為「恐怖片」的原因。

而這齣劇看似討論各種的親子關係,但很現實地,幾乎所有學齡以上的親子關係,都與「教育」和「成績」脫不了關係。

在理想狀態下,親子、師生、學校,這樣的「鐵三角」理應支撐起孩子一個安全快樂的保護網,然而現實世界中,不少孩子(特別是青少年)「懶得與父母說話、討厭上學、沒動力學習、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你我生活中肯定知道幾個類似的案例。

家長們可能認為那是青少年的「通病」,但多本暢銷書《讓天賦自由》、《讓創意自由》、《讓天賦發光》、《發現天賦之旅》的作者肯・羅賓森,認為並不盡然。他針對美國父母親如何面對現今教育環境的這個議題,完成了這本《讓孩子飛 — 別讓僵化體制扼殺孩子的未來》,書中深入討論到傳統教育方式的限制,以及新興教育方式的選擇與問題,當然,更提到身為父母親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要「讓孩子飛」絕非單純放牛吃草,而是奠基在父母親對個別孩子的深入了解之上,扮演好支持者與引導者的角色,並充分與學校和老師們正面合作(甚至提出改變的要求),才能達成。

Photo by pan xiaozhen on Unsplash 

把孩子送到「好學校」裡,就對了?

「什麼樣的學校能幫助孩子學得最好?很多年輕人排斥教育,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學習,而是因為傳統教育的做法和常規妨礙他們的學習。」

幾十年來,我們的世界與社會有了巨大的轉變,然而如果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教室」,都仍舊認得出來,因為一般學校的樣貌,並未隨著這些巨變而調整太多。當然,各種體制外的教育方式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然而對於那些因為經濟因素或父母教育因素而無法選擇的家庭,仍舊在體制內,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努力拔河。

最近幾年,我有不少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朋友紛紛將孩子送入台灣的私立學校或體制外學校就讀。有些家長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這麼做,然而也有不少家長,是因為看到了孩子在學校的不快樂與對「學習」的反感,而改變決定的。然而,就算看似做出了抉擇,但這些父母親仍舊不斷地問自己:「這真的是對的選擇嗎?」。畢竟,教育制度與方式可以「實驗」,但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應該成為「實驗品」。

身為父母,想為孩子挑選一個好環境是理所當然的。書中也提到了很實際評估一個學校是否「適任」的要素,例如:課程、教學、評量與考試、課表、環境,與文化價值觀。以及八大核心能力:好奇心、創造力、評判力、溝通力、合作力、同情心、平靜安適、公民力,來觀察學校或老師,甚至自己,是否能提供孩子所需的教育以面對經濟、文化、社會及個人的挑戰。這段內容非常值得父母親細讀深思!

“A woman carrying a yellow backpack on her back in Weston-super-Mare” by Felix Russell-Saw on Unsplash 

家庭教育,仍是基石

「學校應該提供多元而均衡的課程計劃,注重孩子在身體、情感、認知、社會、心靈等各個層面的發展。這樣的責任不是全部由學校承擔,家長也有責任。」

學校能夠提供一般家庭在「教育」上的支援,但學校教育並非孩子的全部。特別在幼年時期,家庭給予孩子的安全感、社交溝通的基礎能力、生活常規與情緒健康,深刻影響著他們進入校園後的適應狀況,當然也包括學習。

無奈的是,若父母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這麼地短,要做的事情卻又這麼地多,又怎樣能建立起彼此間的了解與默契呢?當有問題出現時,怪罪學校、老師、同學、其他照顧者,甚至同學的家長,就變成了問題的直覺解決方式。如果此時,學校又無法站在教育者的立場來提出三邊共同幫助孩子的正面方案,又會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研究發現,如果父母親不把孩子當作學校或老師的責任,而認為自己該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積極參與,則孩子在校的學習表現也會比較好。當爸媽扮演積極正面的角色,也同時記得孩子為獨立的個體(甚至在學習上,他們該是『主體』),則孩子在校園內外的表現都會更有自信,更正面。

Photo by Jean Baak on Unsplash

我們以孩子為生活重心,但卻時常忽略他們

「父母似乎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飽受壓力。原因在於父母自己壓力也很大,而且非常忙碌,有時壓力來自子女。為了工作、人際關係和過日子,他們已焦頭爛額。」

我們拚了命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卻時常忽略了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更時常忽略他們的感受。我們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忙著接送他們,協助他們做家庭作業,帶他們去其他小朋友的家玩,不知不覺就疏忽了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孩子的感受。」。重視孩子的感受絕非寵溺,而是理解,並且在理解後提供一個合適其成長的環境

很多人質疑「快樂學習」是否存在,認為學習自然就是有「困難」的一件事,自然不是時刻快樂。但我認為,快樂學習」指的不應只是狹隘的「在學習時充滿快樂」,而是廣義地設計和建造一個他們喜歡、有歸屬感的學習環境。

書中提到的「果園小學」,就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例子。

果園小學原本是麻州的「問題小學」,但巴特校長上任後換掉八成的老師,招募有藝術特殊專長的老師。他認為:「與其每年花25萬美元請六個警衛追逐行為不良的孩子,不如把這筆錢投資在藝術課程上。」學校的牆上和走廊上貼滿學生們的藝術作品,創造出一個具有激勵效果的環境,也讓學生認為學校是屬於他們的地方。

“Inside the cockpit of a helicopter flying above a busy city downtown” by Sasha • Stories on Unsplash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偉大航道

「不論你再怎麼關心孩子,如何為孩子打算,還是得放手,讓孩子去闖──因為那是他們的人生,不是你的。」

我有一個青春期的女兒。她曾經在小學畢業時,信誓旦旦說自己「絕對不上大學」,因為「上學實在太痛苦」。卻在中學時,因為找到自己的興趣志向(當然有好老師的幫助),而開始搜尋全球有「運動管理」科系的學校,並且自動地為了有更好的成績而學習。

我的女兒喜歡西班牙文,討厭科學,熱愛體育,並且參加了不同球類的校隊。,就如每一個孩子一樣,絕對不是時時刻刻充滿學習熱忱,更不可能喜歡或擅長每個科目,但他們總有喜歡的東西,總有能做也愛做的事。坐著聽講與紙筆考試的方式不適合她,遇上了鼓勵發言與討論(甚至辯論)的老師,她如魚得水。

從她的轉變中,我看到學校與老師(環境)對孩子學習動機的深刻影響,同一套系統不適用於所有孩子,也確信我們實在不需要太早擔憂孩子的「志向」。我相信,每個心智健康的人,都渴望獨立,也都渴望學習成長、完成夢想。會讓一個孩子每日意興闌珊的,絕對不是「數學」,而是「環境」,這環境包括親子互動、社交生活、學校,與老師。

我常提醒自己,孩子天生熱愛學習。身為父母,我只要別把這樣的胃口給搞壞了就好,而我也謹慎地觀察她學習的環境是否鼓勵她發展,而隨著她年紀成長,也逐漸引導她認識自己,並且發展出自我實現的能力。

這樣細微的了解,絕對無法在幾十人中的大堂課中完成。標準化的教育系統,認為研發出一種教育模式就適用於所有人,也期待所有人照著一條標準路徑前進,這是非常危險的。

這世界正在劇烈地改變,我們已經無法由自己的過去而預測孩子的未來,何必嘗試這麼做呢?她能夠完成的,可能比我想像得更多,只是身為母親的我,是否充分展現了我對她的信心以及支持?

孩子成年前這十八年中,有2/3的時間,家長需要與學校和老師充分配合,在這段寶貴的日子裡陪伴與支持他們。在這段摸索前進的過程中,《讓孩子飛》提供了家庭、學校、老師「鐵三角」的清晰框架,讓每位父母親有理論與實務支撐的方向前進。也不忘提醒,以「父母之愛」填滿框架之間的空隙,讓每一個孩子擁有獨一無二的學習歷程,且獨特、自信、快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