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母親,最揪心的就是孩子需要我們時,我們不在 – 《媽媽還沒回來嗎?》推薦文

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身為母親,最揪心的就是孩子需要我們時,我們不在。

無論只是上幼兒園的那幾個小時,還是在學校有什麼傷心的事,或者遇到了工作或生活煩心的事,我們都多麽希望自己立刻就在孩子身邊,就算是給個擁抱和微笑也好。這點願望,雖然會因為孩子已經獨立而揪心程度不再,但想到我兩個孩子「需要媽媽」的心情,仍舊會感覺酸酸的。然而現實生活裡,的確得因為工作時間、分隔兩地,甚至生死離別,讓我們無法時刻完成這個願望。

《媽媽還沒回來嗎?》描繪的是一個小男孩等待媽媽回家的心情。從一開始的頻頻詢問,到後來在寒風中站著一動不動,只希望媽媽出現在眼前。雖然這故事敘述的背景並非現代,場景也非台灣,但想著所有的幼兒園裡巴望著爸媽快來的孩子,想著心繫孩子卻無法從工作抽身的爸媽,這並不是戰爭時期才會有的骨肉分離,而是在我們身旁隨時上演的日常。

漸漸地,孩子習慣了「爸媽在忙」;漸漸地,他們的心事有朋友分享。他們內心仍舊渴望著爸媽從電車門出現,但已經學會別再多問、別期待太多。而忙碌的父母親也習慣了孩子總有自己的世界,嘗試從聯絡簿,甚至孩子的臉書IG去窺探他們的生活,卻不一定走得到他們內心裡。

「等待」的確需要學習,然而與父母相依的那份原始本能,在現今的世界,孩子卻太早被迫放棄。以至於到了真正需要父母陪伴的重要時刻,他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將心裡話告訴爸媽,強迫著自己成熟以對,內心卻仍舊像這個小男孩一樣,始終期待著爸媽的擁抱。讀完繪本,我好想抱抱這個男孩,陪著他等媽媽,或者讓他知道,其實媽媽一直都在。

 

而現時場景裡,等待著一班班車的通常不是孩子,而是媽媽。煮了一桌菜,期待著孩子回家七嘴八舌地說著今天發生的事;晚歸約定的回家時間還沒到,就開始心煩意亂,擔心著交通天氣或是否安全。女兒從小與我十分親密,感謝上天在她童年時刻,我們兩人能有無限的時光緊緊相依。

而今她即將成年,短暫的別離已成為我們的日常行程。很欣慰,她對媽媽這些近似偏執的思念十分珍惜,從未感到厭煩,也總貼心地讓我同樣知道她的想念。然而某些程度上,我仍舊是那個在月台等車的小孩,雖然學會了別再頻頻發問,靜靜等待,但心靈的臍帶連結,卻不會因為時間空間而消失。

孩子與母親的心情,許多時候是互通的:孩子想著媽媽,我們也總心心念念著孩子。直到有天我們懂了,其實我們永遠都在彼此心裡,跨越時間空間,甚至跨越生死,我們永遠相繫。

誠摯推薦這本繪本,給在忙碌生活中偶而遺忘了這種美好的母親,也給內心渴望媽媽出現與陪伴的孩子們。

媽媽最終是否回來了?其實,媽媽一直都在。永遠都在。

好書這裡買:https://cplink.co/pSUm9s3b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