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若媽咪。教養秘訣|如何讓「抓狂兩歲兒」聽你說理?


兒子的Terrible Two 階段雖然不算驚濤駭浪,但也絕非輕鬆愉快。
特別是最近,老公比較多時間在家裡,「見證」了媽媽我每天都要與兒子上演的「溝通」戲碼。從換尿片、選衣服襪子鞋子、吃東西、玩玩具、刷牙洗澡睡覺…,幾乎沒有一件事情,可以聽到「好的,媽媽!」這簡單的回答。
特別是爸爸,總容易用「直接」方式溝通(也就是『爸爸說不可以』『你穿上就對了』),所以經常兩人就「小的哭,大的怒」,得出動媽媽大人來調解。

前幾天老公終於忍不住問我:「為什麼兒子比較聽妳的?」
我笑出來,說:「大概因為我人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搞定『高需求』的客人吧!」
恩,妳沒聽錯!兩歲兒跟「奧客」,是同樣品種的生物。

我在台灣有個婚禮顧問公司,過去還在台灣的時候,常常最「高要求」的客人都會落在老闆頭上,不接不行!但當我真的承接下來了,其實發現「奧客」沒有那麼恐怖和討厭,他們只是有時候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卻還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要」什麼。
所以只要用幾招,通常他們都會從奧客變成「貼心客」,而且愛你愛得要命。

因為要「拯救」總是撞牆的老公,所以我很認真地整理了幾個和我家小惡魔交手的小秘訣,也與大家分享唷!

一、不要遙控聲控。走到他身邊蹲下,安靜看著他。

沒錯,當「警鈴」響起,千萬別嘗試從房間大吼來讓孩子安靜,這招可能對青少年有用,對兩歲兒一點用都沒有!
放下你手邊的事情(包括手機),用平常步伐,忍住咬舌頭不要咒罵,走到他身邊蹲下看著他眼睛。

這招,已經能解決「輕微」的抗議或需要協助。有時候警報響起只是因為一個玩具掉到沙發下面,他拿不出來而已。他不是要故意吵你,只是他說不出完整的一段話描述他的需要。

我通常會抱他坐在我的腿上,然後輕聲在他耳邊解釋他不需要用「叫」的原因(例如:用叫的玩具也不會跑出來啊!),然後示範一次他可以怎麼告訴我(例如:媽媽在晾衣服,你可以過來找媽媽,說『玩具不見了』或『媽媽幫忙』,我就會去幫你了)。

我有時看到爸媽在遠方對著哀哀叫的小孩大吼:「不要吵!」,我都覺得挺好笑的。因為爸媽自己當下就挺吵的啊!
要孩子安靜下來,有時候「陪著他安靜下來」比狂念狂吼或「跟孩子比大聲」來得要有用。因為當你在他身邊越近,他就越得要把注意力放你身上,而且他越覺得你「是認真的」。注意!孩子不能習慣被念,被「聲控」久了,就變成左耳進右耳出,這連在兩歲兒身上都很明顯。

有時候孩子仍在躁動故意不停止,我會一手抱著他,一邊用「黃金食指」比著我的眼睛低沈地說:「看著媽媽」,這招用久了,在外頭我連說這四個字都不需要,只要把「黃金食指」拿出來就好。

 

二、用「正面指示」取代負面禁止

例如用「在餐廳我們用走的」取代「不要亂跑!」,用「用說的」取代「不要吵」。
不是說不能講負面禁止的話,但後面得要加上原因,以及該怎麼做。通常你會發現,這樣講起來落落長,孩子根本沒有注意力聽我們說完啊!所以乾脆講後面的「正面指示」,比較容易進去腦子裡。

很多學步兒過馬路的時候都愛自己「暴衝」,老公之前都會說「街上不要跑!」,我猜兒子只聽到了「跑」這個字,就更想暴衝!(噗)

當我們改口說:「停!請和媽媽牽手」,接著用「你看看,現在是綠燈還是紅燈?」來轉移想暴衝的焦點,情況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兒子兩歲不到,已經會看紅綠燈,還會跟我說「馬路停,牽手」,和「紅燈停」「綠燈走」,我們說他已經是「實習交通警察」了。

「正面提示」不只是容易遵守,也減少你說「不」的機會。學步兒好像對這個字有種奇妙的情愫啊!自己很愛講,又不准別人講。所以能減少就減少,免得一聽到「不」就沒來由地警鈴大作,讓我們傷腦筋。

 

三、讓他們選擇(至少,讓他們覺得自己有選擇)

這點,我已經提過不少次,但真的、真的、真的很好用!
以前在面對婚禮的客人,如果要新人從千萬種花中告訴我們一種他們喜歡的,你絕對會昏倒!因為他會回家做三天的功課,然後選一種根本這個季節沒有的花材給你去變魔術。所以,我們都會問幾個問題之後,給客人三到五種選擇。這每一種選擇都可行,而且也都符合客人需求,這樣他們不需要花三天時間,我們也不需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對學步兒,兩三種選擇就夠了。兩件(我們都覺得OK的)上衣選一件,兩種(都合適)的點心選一個,或者想吃飯還是吃麵?讓他們有「決定權」(的感覺)和「參與感」,他們通常就很開心地繼續前進。

【進階版】
當兒子在「歡」不要睡覺的時候,聲東擊西!問他「你想睡覺前看哪一本書」。
當他不想坐推車,我卻需要趕時間的時候,我會說「你想吃哪個口味的水果泥?」。
甚至,以前總要搶整包維他命,我現在讓他(從每顆都一樣的)維他命丸當中「選一顆」。

後面的問題看起來與前面要解決的問題,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因為「覺得自己有選擇」這樣的感覺實在太好了,所以他就忘記前面在歡什麼了!

 

四、讓他們覺得「你是來幫我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很重要的事,對我們可能是「趕快來吃飯」,對兩歲孩子來說,可能是「再玩久一點」。
這兩個可能看起來相斥,其實絕對可以變成「雙贏」。

這就跟我們想快點下班,但客戶卻想要馬上收到「客製化」的資料是一樣的狀態,如果我們說「不行,我們要下班了!」,肯定被客訴啊!但如果我們說:「恩,你的需求真的很重要,而且這個idea 好有趣,絕無僅有啊!這樣吧!我先把手邊有的資料給你,讓我多做點功課,我明天中午前把專屬您的資料寄給您。」,馬上會得到不一樣的回應。前者,你把「你的期待」放第一,但後者,你把自己定位成「來幫客人解決問題」的幫手。

套用在孩子身上,當我們說「不可以玩了!快來吃飯!」,通常得到的反應都不會太好。但當我們說:「你還想多玩對嗎?如果我們趕快吃完飯,那我們就可以多玩更多了!」,孩子的反應會好得多。當然,當年我與姐姐拆招的時候,只要跟她說晚點可以有好料吃,她都會很開心就範。每個孩子的點不太一樣,但同樣地,如果讓他們覺得「你重視我的要求」,他們不只是「這次」容易溝通,因為他們已經定義你為「幫手」,所以只要你來溝通,他們都覺得比較OK。

這也就是老公發覺只要我出馬,兒子比較容易妥協的原因。倒不是我說了什麼,而是「媽媽都會幫我」的心理期待,讓孩子比較願意配合。

最後,其實就是多了解你的學步兒。每個孩子真的都不一樣,每個孩子有著不同的脾氣,不同的地雷,不同的取悅點,靠著都是爸爸媽媽的聆聽與觀察,願意了解孩子獨特之處,才會讓孩子願意與我們配合。

也希望這樣的分享,能幫到一起苦海中浮沈的學步兒爸媽啊!

 

28 Jul 2018 補充:凱若將標題做了更動,將「超歡」二字改為「抓狂」。

在〈凱若媽咪。教養秘訣|如何讓「抓狂兩歲兒」聽你說理?〉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