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和女兒的關係有什麼特別之處,直到到了德國後,不少見過我們互動的朋友,特別是有大一點孩子的媽媽們,會對我們說:「好羨慕妳和女兒相處的模樣。你們好像朋友,不像母女呢!」也有人會問:「你們在母女和朋友關係之間,如何轉換?」
每每被問到這些問題,女兒總是開朗地笑笑,但我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或許因為,我從來沒去「定義」究竟我們「此刻」是母女,還是朋友。
或許,我們先該問自己的是:
母女關係,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朋友關係,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對我來說,這兩個關係,「相同點」要比「相異點」多很多。這兩種關係,都需要同理、理解、關懷、付出、分享。然而,母親還擔負著「教養」的責任,很多時候,關係就因此而變得緊張了起來。
要維持好的親子關係,在孩子十歲以前都還算容易。這點,我覺得要歸功於孩子的超強包容力。有沒有發現,不管我們怎麼生氣,兩歲的孩子還是要我們抱抱,還是要我們哄他們入睡。不管我們說了什麼不適當的話,孩子就是接收著,偶而來點抗議,但進入了青春期,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我要對兒子說的話,直覺就說出口,我知道兩歲兒子還是最愛媽媽,但和十三歲的女兒要聊什麼重要的事,得先在腦子裡打草稿,甚至預演幾次才行。如果說是「朋友關係」,這也太費心神了一點。但這也是必須,因為十歲以上,特別是中學之後的孩子,他們開始敏感地反思所有周遭的一切,甚至父母的所言所行,他們更是拿著放大鏡檢視著。一旦言行不一,或沒有「堅實的邏輯基礎」,就很容易被打槍。我過去曾經是個很難搞的青少女,對這樣的過程瞭若指掌啊!
我的母親曾經跟我說過:社會上的觀念,認為兒女的各方面表現代表了母親的「成敗」,所以很多媽媽當起來 很 沈 重。
當了媽,我終於懂得這樣的壓力。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當孩子尖叫抗議,當孩子成績不如人,當孩子沒有動力,當孩子在不在預期的時間內選擇了與自己預想中不一樣的對象,當孩子沒有個體面的工作,當孩子這樣和那樣…,媽媽,都背負著一種「你是怎麼教孩子的?」的壓力。這樣的壓力,就常轉嫁到孩子身上。
原本孩子一出生那種單純的愛,漸漸加上了很多的「期待」。尤其當孩子越來越大,不再事事以父母為尊,而有自己的主見之時,很多的「期待」,就一個個落空。我常向朋友說,要當好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親,最基本的一個能力,就是面對內心玻璃掉滿地,還能微笑,還能擁抱。因為沒有人喜歡失望,沒有人喜歡面對自己的「成品」,竟然與自己當初「壓模」的設想有這麼大的差距。這樣期待的落差,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更加明顯。越是有高期待的父母,就越容易有高度的失望。當然,也會面對高度緊張的親子關係。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愛,回到剛出生那樣的單純呢?
如果,我們的期待,就是孩子的健康與快樂呢?
我曾經因為前段婚姻的變化,面對可能與姐姐長久分離。當我先一步到德國來,要與她分開,我在說再見的時候從來不哭,但每次飛機一離開台灣,我就一路哭到德國。那段時間,改變了我對我們關係的想法。
與姐姐分離兩地的時候,我每天只希望的就是聽到姐姐的聲音,看到姐姐的笑容。如果因為網路或者姐姐行程的安排,而沒辦法通話,我整個人就會失魂落魄,甚至大哭失聲。這對面對許多大風大浪,一向處變不驚的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自我震撼!從那段分離的時間,我發現,很多過去覺得「哇!天阿」的事情,當真正可能失去這段關係時,其實根本不重要!
她的房間有點亂;她穿著(我認為的)睡衣出門;她喜歡偶而吃多一點零食,甚至灑在沙發上;她有時候會忘了東西…,so? 她不也包容有時候發脾氣的我,有時煩人的叨念,和有時忘了她的東西嗎?
過去當我每次離開台灣,她都會寫一張小卡片給我。用著注音加上畫畫,寫著:「媽媽,希望你們在德國過得開心!」,一個十歲的孩子,想的不是自已,而是「媽媽要開心」。有一次,她12歲,因為掉了一件重要的東西,對自己非常生氣。其實我倒沒有這麼火,只是努力一起幫她找,不想太責備她。倒是她自己很介意,對我說:「我來德國是想要幫妳,讓妳輕鬆一點,沒想到我都一直惹麻煩!」然後眼淚就快要掉出來了。我馬上抱住她,「怎麼會呢?你來,媽媽就最開心了!我們一起,媽媽就最開心了!」(寫到這我在咖啡廳已經掉眼淚)。這,是孩子給媽媽的愛,只是很多時候,他們不會說。我們做父母的,又懂得多少孩子的這些內心話呢?
有她在身邊,她活得開心健康,就是對我最棒的價值了!我時常這麼想著。
所以,如果真需要有那一次的不愉快(有時真的是必要啊),那就創造兩倍的愉快吧!她出門上學時,我一定到門口擁抱她,說聲「Have Fun」!回到家,我和弟弟到門口迎接她,給她擁抱,問問今天好嗎。腦中總盤算著,女兒下課了要一起做些什麼,吃什麼好料,準備什麼驚喜給她。有時只是跑遠一點去亞洲超市,買一個她「哈」很久的韓國小零食,或者和弟弟到車站等她下車,這些小事都能讓她充滿笑臉。有時看到她打完球很疲憊的臉,看到我們立刻出現的笑容,都會讓我很融化。她開心,是因為被愛。而我們往往聊天聊到忘記問功課或考試如何了呢。
別第一時間先介意孩子們對我們的態度,先試著觀察我們自己與青春期孩子們說話的內容、語氣,和肢體動作。可能會赫然發現,我們對好朋友,怎麼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溫暖和善?我們總不會一開口就問朋友:「今天你業績拿多少?」,更不會說「你又去喝咖啡?是不會去加班喔?」這類缺乏同理心的話,但許多爸媽卻每天與孩子這麼說呢!所以,我們又怎麼期待孩子們對我們的坦誠相對,以及善意笑容呢?
很多人看我們母女像好朋友一樣,很是羨慕。
但我愛她,遠超過我愛我的朋友們,我想她也是。
我們只是「很享受在一起」的母女,而這樣,「剛好」和好朋友的關係很像:沒有過度的期待,有著很大的包容。
當然,我希望她能成為一個善良又堅強的人,我當然希望她幸福,夢想成真。但所有她的未來,我無法用「期待她今日的表現」來完成。她的未來,得靠她自己去建造。我能給能做的,是一個愛的榜樣,給予她完整被接納的安全感,和一個不斷成長突破的人生前輩。
我的期待,是她能在獲得勝利的時候,想與我分享;在軟弱無助的時候,知道可以撥一通電話給媽媽;就算只是看到了美景,媽媽能在她分享名單之列。但這些期待,也不是「索求」就能得到的。這些關係的美好,是每日每日在彼此感情的戶頭中,存入「在一起真好」的回憶與感動,最終得到的一個結果。
親愛的女兒,謝謝妳這麼疼愛媽媽,讓我們就一直這樣「享受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