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職場媽咪的「斜槓人生」
「其實,每個有工作的母親,都活著她們的『斜槓人生』啊!」,有天在與朋友聊到「母職」時,我很有感觸地說了這句話。
在亞莉・霍希爾德 (Arlie Hochschild) 的著作「第二輪班」(The Second Shift)當中,她以自身的經驗,開啟了專業的社會學的研究,探討女性在家庭與事業之間是否真的能夠「魚與熊掌兼得」。1989年初版的這本書,時至將近二十年後的今日,仍舊很寫實地描繪了「想要工作的媽媽」在家庭角色上的捉襟見肘。白天工作時,現代婦女面對著與男性同樣的工作要求標準(但平均來說更少的薪水),但回到家裡,仍舊要操持比丈夫更多的家務與育兒的責任。
事實上,在我努力走出自己一條「平衡之路」的十四年中,看到了許多與我一樣期待著財務獨立或擁有職涯發展的女性,因為「母職」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她們或許仍舊有一份工作,但卻總是配合著她們的母職與家務責任來選擇。直接放棄的,更多。
有時,我想自己是否只是「幸運」?或者我多了那麼一點任性。但這多年來我一直清楚地知道,如果我是個男人,我這條創業之路走得會簡單得多!
以「第二輪班」的概念來說,每一個有工作媽媽,的確都是正在過「斜槓人生」,然而並不是屬於能寫在履歷表上的那一種。
或許是感同身受,我總是特別喜歡招募「媽媽」。我喜歡與媽媽共事,一個能溫和搞定孩子的媽媽,大多在職場也令人相處愉快。也樂於給合作的媽媽們一些「特權」,例如我絕對不希望他們因為事業而放下生病的孩子,或沒能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然而有許多時候,這樣的幫助只是杯水車薪!普遍在職場上來說,這條斜槓非常結實穩固,左右兩邊的角色很難同時扮演。如果妳是上班媽媽,應該對於我所說的很有體會。
然而,我們能怎麼做呢?
我的方式是,就把「母親」這個角色,很認真地用一個「工作」甚至「事業」的態度來面對它。很嚴肅地,當做我自己正在進行「兩份事業」,來看待我的時間分配、體能精力,與家務安排。這包含了兩份事業之間的左右挪移,不該永遠只能單選,而必須刻意忽略另一份角色。也包含了「理直氣和」地與身邊人溝通我身處不同角色但同等重要的需求。
事實上,我把母親這個角色,視為我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畢竟其他工作我可能會跳槽,「母親」這個身份,卻是至少要勞心勞力十八年,而且我十分重視最後的「成果」。我們不可能期待自己做一份「重要工作」時,用的是殘存的體力,混屯的腦袋,以及一份已經快要耗盡的耐性。然而若我們不夠將「母職」與我們的事業看得等同重要,我們每天就是用「剩下的自己」在做這份很神聖的工作,當然會Burn out!我無法期待所有人明白且認同我的每個角色比重,但我自己若無法「重視」和「尊重」這份要職,我就總是在見縫插針地做媽媽,總在職場上刻意隱藏我身為母親的需求。
育兒書籍與職場書籍,在書店的架上放得離彼此遠遠的。我們認為「商務人士」就不會去翻閱育兒雜誌,但事實上,我常常在書店的兒童區讀著我包包裡的企管雜誌。育兒書籍不告訴我們怎麼讓自己空出更多時間來工作,職場書籍也不教我們怎麼更有效率能快點回家陪孩子。甚至當我寫這本書的同時,我腦中都不知道該要歸類其為「育兒」還是「職場」!我們這群媽媽(甚至爸爸)們的需求,長時間地被忽視,甚至被我們自己忽視。
身為爸媽,也能是履歷中的一個加分項目嗎?
有天我的丈夫在填寫求職履歷的時候,轉頭問我:「妳覺得我要不要把『我是個爸爸』寫進去我的個人背景簡介裡頭?」。這是個很奇妙的問題,我從來不覺得「可以」或「應該」這麼寫。他說:「因為我覺得自己成為父親之後,變成了一個不同的人。他們想知道我的『成長經歷』,我認為當爸爸比所有我剛寫的這些內容對我都影響重大。」
我很「幸運」,有個同樣把「父職」當作他的「主業」之一的丈夫。我將這歸功於他的母親,在過去以單親身份養育他與哥哥的時候,總是告訴他們「未來最重要的是當個好父親」,在他們家兩位年輕男士與爸爸的生命中,能每天看到孩子比拿到一個好的offer 更讓他們興奮。然而,在我女兒成為母親的那個時代,能否不靠著「幸運」或「好命」,就能有一起分擔家務與育兒責任的另一半呢?
對這些爸爸們來說,他們也在過一個「斜槓人生」!他們同樣要面對職場上對於他們「父親」角色的忽視,以及他們在時間體力上的調配。只是幸運的是,男性多半有一個非常支持他們這麼做的伴侶!而女性,往往有一個叫她們別忘了回家煮飯的另一半。
寫下這篇文章的今天,我們將近進入2018年。我期待的是當我女兒成為人母之時,她能夠將「我是位母親」寫入履歷的人生經歷中,而因此被更加重視與珍惜。而在她「事業」與「母親」這中間的斜槓,是有彈性的,是令她快樂愉悅的。
這一切,從今日每一個認真面對我們「斜槓人生」的母親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