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若媽咪|可以堅強,也可以軟弱。別用性別刻板印象,限制了孩子的原始性格!

老公上週末不太舒服,在家休息。才兩歲八個月的兒子,一看到爸爸出房門上洗手間,就用溫柔的聲音加水汪汪的眼睛說了句:「Daddy, alles gute?(爹地,都好嗎)」,頓時間,爸媽的全世界都變成暖色系的了…。他看到媽媽擦窗戶,也會來幫忙。不只是因為好玩,還會說「媽媽辛苦了」。兩歲八個月,我想他真的是算「同理心」發展得很早的「小暖男」啊!

但當然,這「小搗蛋」也不是浪得虛名。一早天還沒亮,他就把派對的小裝飾打開,灑了一桌,然後去廚房拿了大夾子來玩。這只是每天其中一個「餘興節目」而已。

最近與朋友聊到到底「男女有別」還是「男女無差」。雖然說我們都相信「基因」或「生理構造」的確讓男女有些地方不同,但最後的結論,我們仍舊認為:「個人性格」的影響,大過於「性別」本身。

我家姊姊,是個長髮披肩的美少女,但整個人超有性格又健壯(?),也完全沒有「所謂的」青春期女生的彆扭或脾氣。有我的朋友形容她「很中性」,我點頭,但並沒有很同意這樣的「分類」。因為其實我從不認為「女生」就比較貼心溫柔,而是「有些人」就是貼心溫柔。而我的女兒雖然講話很「大辣辣」,但底子裡就是一個「貼心溫柔」的人,不因為她是女生,而是就是她!

而我家的暖男,喜歡汽車和恐龍,我不覺得他就是因為是個「男生」所以喜歡這些。而是這就是「他」這個人的喜好。他也很喜歡看「冰雪奇緣」,有時還會跟著姊姊唱Let it go!! 我們並不會覺得哪些東西才是他「應該」喜歡的,哪些則「不好」。他有自己的選擇,而我們尊重他。

在我們家,我老公會在孩子面前,到我懷中索抱。
我們絕不說:「一個男生怎麼這麼愛哭」,也不說「有點女孩子樣子」。
這些在我們家都屬於「政治不正確」的話語,說了是會被糾正的。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情緒,無論是正面負面的,外顯或內斂的。這或許會因為不同場合而調整,但理由絕對不該是「性別」。

那天,我與女兒和她的朋友在百貨公司逛街。指甲店裡坐著一位中年微胖的男子(也就是普遍定義中的『異性戀』中年男子形象)正在修指甲。女兒的朋友用「覺得奇妙」的語氣評論著,我在旁說:「他可能只是喜歡指甲修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

性別的刻板印象,存在我們生活每個角落,限制了無論男人或女人「做自己」的自由。就算我們如何努力,也有很多時候會無形中被這樣的看法所影響,而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或對別人做出評論。身為父母,我們雖然不會對於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大聲嚷嚷」,但是我們會用行動與機會教育,讓孩子們知道「其實可能不是我們想得那樣」。

沒有一個男孩需要特別強悍,沒有一個女人「會撒嬌才會幸福」。
無論是強壯、調皮,還是軟弱、溫柔,全部可以在同一個人身上展現。
能夠保護,也能被保護;能夠討抱抱,也能給抱抱。

寶貝們,請繼續做你們自己。
那個融合了所有的自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