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這樣」- 最危險的一句心裡話。再讀《心態致勝 Mindset》
Photo by Raj Eiamworakul on Unsplash 最近「創業魂」又發,決定再來玩點新的東西。於是私下敲了幾位各自帶領著專業團隊、工作室,甚至公司的多年好友,在短時間之內就將新事業的各部分組合了起來,著實覺得感動和開心!新的領域橫跨科技、數據與媒體,雖不是什麼敲鑼打鼓的大工程,但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新的學習。應該說,這所有裡頭最沒有「專業」的,就是我。 但套一句社會新鮮人求職常 […]
Photo by Raj Eiamworakul on Unsplash 最近「創業魂」又發,決定再來玩點新的東西。於是私下敲了幾位各自帶領著專業團隊、工作室,甚至公司的多年好友,在短時間之內就將新事業的各部分組合了起來,著實覺得感動和開心!新的領域橫跨科技、數據與媒體,雖不是什麼敲鑼打鼓的大工程,但對我來說也算是一個新的學習。應該說,這所有裡頭最沒有「專業」的,就是我。 但套一句社會新鮮人求職常 […]
對於這世代的父母親,「過度教養」Over-Parenting 是比忽略和缺乏關注更要謹慎的教養議題。我自認為已經是個很「放手」的母親,女兒也是個很讓人放心的青少年。至少對於14歲女兒來說,我不需要照顧吃喝與交通,不需擔憂功課與考試。但最近有件事,讓我也再度提醒自己還是要「刻意學習」信任與放手這個功課。 女兒剛收到了一門科目老師的回信。內容是:「妳做得太棒了!最近妳在這門科目的表現實在 […]
這張照片並不是姐姐和小搗蛋的初次見面。第一次接觸是在醫院的產房裡。 生產後助產士問我家人是否方便進來,我同意之後~我媽媽、姐姐,還有我婆婆,都進來看我和寶寶(醫院產房大到可以全家族都進來了吧⋯⋯)。姐姐第一次抱著小搗蛋,突然溫柔地唱起:「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永遠快樂!」,我現在想起那一幕,眼眶都還是溼的。 姐姐是我們家最寵小搗蛋的。有時候他哇哇叫,爸媽我們不一定理他,但 […]
最近收到的幾封訊息,不約而同都是問凱若關於「離婚了怎麼盡量不影響孩子」這個問題。 Well… 我絕對不能說是「榮幸」能夠有經驗回答這個問題,但或許一些經驗的分享,能讓「已經決定要離婚」的父母親有些信心,甚至一些提醒。 . 首先,會影響孩子的不是離婚,而是家庭裡在「離婚前中後」的許多負面氛圍。 . 這世界上有很多沒有父母的孩子,仍舊成為心智健全,對世界上有幫助的人。也有很多「健全家庭」成 […]
誠實問自己。 有沒有一些時候,妳看著教養書上的「溫柔賢淑媽」,家裡總是整齊清潔,煮得一手廚師級的好料理,永遠帶著微笑,會酸酸地覺得「一切都是假的」,但又忍不住羨慕嫉妒加上自我批評? 有沒有一些時候,妳看著臉書上的「網紅亮麗媽」,總是有辦法寫出每日穿搭,連睫毛膏都梳得根根分明,不只是自己美,連旁邊當「最佳時尚配備」的孩子們,都個個看起來是公主王子。 轉頭看看自己那已經生灰塵的高跟鞋,隨手挽起來的馬尾 […]
我們在德國的家,第一年都是「家徒四壁」(來過的朋友應該都可以作證)。 除了因為搬遷真的花了太多錢和精力之外,很嚴格的「住戶公約」又讓我們對於在牆壁上敲敲打打很卻步。再想想,反正只住個三年左右就想移居,到時候要搬還得要復原和整理,好麻煩啊! 有一次,我拜訪好姐妹家,他們是來自以色列的五口之家(三個男孩!)。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剛Relocate 一年左右。 我進到他們家,整個驚艷!倒不是多金碧輝煌,而是 […]
我曾有段時間不在台灣與女兒同住,很謝謝我的母親接下了這個教養「準青少女」的重責大任,然而我與母親身處不同世代,教養方式也有許多不同,這樣的「隔代教養」對於他們兩人都是很大的壓力。到現在我仍舊深深感謝媽媽願意「暫代母職」,然而也同樣感謝這樣的時間並沒有太長,女兒就到了德國與我同住。 有一次我媽媽很生氣地傳訊給我。原來是因為女兒莫名其妙有了一支新的手機,卻支吾其詞,說不清楚是誰給她的。這樣「彆腳」的說 […]
很多時候很糾結,究竟該做什麼樣的父母親,該做什麼樣的大人? 我給的引導,究竟會帶孩子到哪裡去?我設下的規範,對孩子是合宜的嗎? 我能夠在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之餘,也同時確保孩子往正面的方向成長嗎? 我能夠在等待孩子獨立成熟之時,也同時給予了足夠的保護與溫暖嗎?
我家女兒和弟弟相差11歲,他們的姐弟情深,總讓我很感動。雖然有這個弟弟是個意外,但從姊姊的身上也看到了這「意外的禮物」帶給她的快樂與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存在 女兒一直是獨生女,直到11年後弟弟出生。或許很多人會說:這樣享受「獨生子女」的時間也挺足夠了吧?不少朋友看到女兒照顧弟弟的模樣,羨慕我有一個「現成的Babysitter」。然而我卻不是這麼看的。 的確啊,姐姐很疼弟弟,也很 […]
在英文裡頭有個詞彙「Bonus Child」(恩典孩子),指的是從配偶的其他段關係而來的孩子,也就是我們說的「繼子」。我一直覺得,用「Bonus Child」這樣來描述,真是貼切與甜美。 然而身為繼父繼母,現實上也有很多辛苦之處。我一直很感謝,家裡這位突然成為青少女Step Dad的德國爸爸,把這個角色扮演得充滿新意又稱職。 過去的觀念,認為血親的愛肯定勝過一切,然而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們卻處處能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