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德國 | 天空太美了!忍不住當起觀光客…
Rainy in the morning, sunny in the afternoon.
That’s typical Hamburg weather!!!?
忍不住當一下觀光客,這店和天空太美了?
Rainy in the morning, sunny in the afternoon.
That’s typical Hamburg weather!!!?
忍不住當一下觀光客,這店和天空太美了?
傳統的父母親常告訴孩子他們有多麻煩,為了孩子~父母犧牲了多少…其實,生孩子應該是父母自己的「快樂選擇」,而不是「選擇犧牲」啊!
孩子不懂,也不知道怎麼回應,往往就這樣深深認定自己是麻煩的…當要選擇人生的道路時,很多人就算已經成年,仍然恐懼。認為「做自已」就等於「自私」,因為自己的父母親是這樣地「犧牲自己」來成就孩子啊!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事業、婚姻中,用著「為了孩子犧牲」這樣的旗幟,讓自己多年處在不快樂的狀態下。這樣的父母又怎麼能給孩子能量與信心,認為人生會是美好的呢?
我的兩個寶貝相差11歲,但兩個都是「意外寶寶」。雖然總覺得好像自己沒有準備好當個媽,也因此生活方式的震盪非常大,不過我總在他們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想:「很多的美好,都是在預料之外出現的!」也很認真「叮嚀」自己,孩子沒有「故意」要造成我的人生負擔,我願意付出多少是我自己的決定,而我決定做一個以孩子為優先的媽媽。這一切,都是我的選擇,我的決定!
在寶貝女兒姐姐搬到德國前,一回我們約她的同學們到家裡玩一整天。事前我就告訴女兒,他們已經五年級了,得要自己打點午餐,媽咪可不是他們的傭人喔!女兒非常有信心地說「交給我!」,事前就將菜單大致規劃好了,番茄炒蛋、義大利肉醬麵、炒個青菜… 看起來挺不賴的。
當天快到中午,女兒便催促著同學一起去超市買菜。他們一行七八個同學,花了不少時間才回來。我看著他們提著頗重的袋子,開心熱鬧地準備下廚,也覺得很有趣!
女兒是當天的大廚。我以為是因為她大姐大的個性,加上又在我們家,所以這責任自然是她擔起,原來不是…,而是因為所有的同學中,竟然只有她下過廚,也只有她有用刀子的經驗,所以也「只有」她能夠做大廚。同學們看著姐姐有模有樣地使著刀切番茄,也覺得好像沒有這麼難,應該很好玩,一個個央求讓他們「切幾刀」。我在旁邊提醒「你們第一次用菜刀,要慢慢來喔!」,幾個已經都10多歲的「哥哥姐姐」,切起菜興奮得像幼稚園的孩子一樣。
我問他們:「為什麼沒用過菜刀呢?」
一直覺得很幸運,能有一個很有教養智慧的德國婆婆。
我有一個很厲害的德國婆婆。
她有兩段婚姻,幾乎一個人帶大了三個願意且能夠獨立生活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著很堅固且良善的價值觀,這當然不是她真正厲害之處。在這與她相處的三年多時間裡,婆婆讓我驚訝的是她做到了每個母親的夢想:她的每個孩子們感情非常地親密,就算他們有不同的父親,而我總是可以深深感受到,三個孩子都視母親為「最好的朋友」之一,除了很隱私的話題之外,他們家人間幾乎是無話不談。
想用幾篇文章寫下我對德國婆婆家庭教育的觀察,這或許不代表所有的德國家庭,但的確給了凱若很多新的觸發與反思,當然也影響了「凱若媽咪的教育實驗」囉!
初訪德國,一開始讓我感受到文化差異的~就是他們家人彼此之間的直接,尤其是在每天的餐桌上。倒不是說他們會批評彼此,他們鮮少這麼做,多半是對對方的行為開開玩笑。他們的直接,是每天餐桌上對於「所有議題」的討論,甚至是「激辯」,而熱血辯論完一個議題,又開開心心繼續吃飯和開玩笑。
一開始聽到他們針對「德國的社會福利」展開辯論,我整個人都快吃不下了,一直猜哪個人會翻臉…。因為他們的「辯論」不是只是知道彼此意見不同而已,而是一邊pass 晚餐,一邊提出正面反面例證,甚至數據,很「紮紮實實」的辯論賽啊!
在德國,母親節的氣氛沒有台灣濃厚,我幾乎都要忘了今天是母親節。不過當然應景地還是越洋撥了Skype 祝媽媽母親節快樂,也利用台灣便利的網路購物,買了禮物送到母親家。
看著臉書上朋友們熱烈慶祝母親節,似乎「出去吃飯+送份大禮」,已經是母親節的基本配備。沒有準備的話,還真的是會感覺非常罪惡感啊!我問德國老公:「你們不過母親節的嗎?」,他說也是會,但「就是說聲母親節快樂啊」!他還有點被我一直惦記這件事情的「精神」給嚇到,很緊張自己並沒準備禮物給我,也沒準備大餐,會不會太不夠意思了…。
我說:「不會啦!重點是當個快樂的母親,這樣天天是母親,天天都快樂!」。老公自然是很滿意這個答案,也讓他「逃過一劫」啊!
然而,這個對話也讓我思考:究竟如何~會讓一位母親更快樂?
或者說,究竟什麼讓原本應該天天快樂的母親~不快樂了呢?
其實作為一個母親本身,對我來說~就已經是很美好的禮物了!
雖然「母親」二字,似乎一直帶點「含辛茹苦」的苦情形象,但看著孩子們日漸長大,能夠用自己的愛給予他們安全感,能夠看到他們時常的笑容,能夠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這一點一滴都讓我覺得滿足而喜悅。這十四年來,我倒鮮少覺得自己身為一個母親「犧牲」了什麼,反倒有時覺得做子女的,也犧牲了不少啊!
這幾天因為小搗蛋睡覺亂七八糟,搞得凱若情緒暴走了好幾次…。想想兩個孩子~自己的狀態不同,也有不同的心情。
第一胎呆呆的,完全沈浸在當媽的快樂中。好處是~對於發生的所有辛苦事,一概「選擇性記憶」,壞處是~接下來的幾年都把「當媽」放在第一位,忘了自己。
甚至連創業也都為了孩子,同時照顧新生兒和創立新公司,真的不知道自己幹嘛這麼拼,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走過來的。
孩子並沒有要媽這樣,但媽自己假想得太多,有好多「必須」和「堅持」。 生產的堅持、哺餵孩子的堅持、養育嬰兒的堅持、參與每個第一次的堅持… 我給了自己很多要求。
生活過得很精實,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也覺得很疲累。
也當然~漸漸發現孩子其實沒有這麼需要我做到這些。
這樣的堅持也有果實,就是和寶貝女兒的關係~不管多忙,距離多遠,都還是很緊密。
今天寶貝女兒和我一起看了幾個她四五歲左右的影片,真的超逗的!XD
雖然有時候覺得妳那時候童言童語~把我們都當「神」一樣,好可愛…
但更喜歡現在有個性的妳,可以聊想法的妳,有時有點難搞的妳
我想妳不可能永遠停在五歲,就像媽咪的生命不斷往前進一樣…妳也在前進,也在改變
妳終將擁有妳自己的生命,獨立於我們的而存在
但在媽咪的心中,妳永遠是無可取代又閃亮亮的那顆星!
謝謝妳開心接受不斷改變的媽咪
就像我也喜歡不斷改變的妳一樣
愛你寶貝~很享受每天和妳談天說地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