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搗蛋上Kita | 德國托兒所。入園適應進程。全紀錄。

canva-photo-editor-2

「只有當我們感到安全,我們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
只有當我們被接納時,我們才能超越自己而成長。」
Nur dort wo wir uns sicher und geborgen fühlen, können wir uns mit all unseren Bedürfnissen zeigen.
Nur dort wo wir gesehen und akzeptiert werden, können wir über uns hinauswachsen.

這是德國托兒所,在兒子入園第一週,給家長一封信的起頭兩句話。

這封信詳細說明這三到四週,孩子在新環境的「適應進程」,包括每一天孩子在園所裡所待的時間。一開始,孩子與父母親一起待在托兒所,認識環境與老師,也讓老師從孩子和家長處,同時得到照顧這位孩子的充分資訊。接著從半小時,依照孩子適應的進度再慢慢延長。

信中也強調,父母親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所以這過程也需要父母的充分參與,以及父母對於老師們與園所的回饋。這就與我過去在台灣把孩子「交給托兒所」,讓孩子自己去適應的經驗,非常不一樣。感覺上,我們是一起陪著孩子在認識一個新的朋友,和「第二個家」。

托兒所也說明,在每個孩子的組別裡,也至少有兩位以上的老師。這是為了讓孩子在適應的過程中,能「選擇」他們能產生友誼連結的對象。當孩子有固定依附的對象,父母親的離開才不會讓孩子感覺「被遺棄」,而是覺得安全與愉快!

這樣的說明讓我們放心許多。因為兒子小搗蛋入園的年紀是一歲八個月,在台灣的觀念來說算是很早的。雖然在德國我們居住的社區中,八個月到一歲就送去Kita 的孩子比比皆是,我們家兒子還算晚的,但我心中一直留著女兒在台灣去幼兒園時候「鬼哭神嚎」的陰影,一直覺得這樣對孩子是很「殘忍」的。所以就算是已經安排好要入園,我還是有著很大的罪惡感,以及「看著辦」的打算。所以當看到這些詳細的安排,也讓媽媽我比較放心,我不會是把孩子「丟」在Kita 就得離開,而是在前面的三週,我會是陪伴著孩子適應的。
信中有特別提到這個「適應進程」的理論與執行方式,是依據「柏林入學適應模式」來進行。這引起我很大的興趣!我從未想像過,原來有一套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模式」,所以我針對了這套理論做了一些功課,也學到很多。

柏林入園適應模式」是由柏林自由大學所提出的。他們發現,在一般孩子入園的前半年,就「因病請假」來說,那些沒有父母親陪伴,獨自完成適應過程的孩子,比有父母親陪伴完成的孩子們多了四倍的請假次數,而且在認知發展方面,前者也明顯落後於後者。更多的研究也發現,父母親陪伴完成入園適應,對於孩子的心理、認知與行為發展有著正面的影響。這套理論,基本上就是強調父母親在前一到三週陪伴孩子適應,之後漸漸自然放手的過程。

 

Kita 第一天

前一天晚上,我們夫妻倆竟然都緊張到睡不著覺!我想也是興奮吧。隔天,我們與S老師在教室裡碰面。一見面,老師除了與我們自我介紹外,也蹲下來和兒子握手介紹自己。接著我們一起認識整個環境,然後回到教室。兒子看到教室裡的玩具,興奮地每樣都想玩。也因為我們都在,所以他很自然地表現出放鬆的一面,玩得超開心!

S老師花半個小時詢問我們關於小搗蛋的作息、喜好(食物、玩具、喜歡的人)、個性、有沒有其他人照顧過他、大小號的習慣…等,鉅細靡遺!我們有的問題都還得回憶一下才能回答呢!接著,S老師就坐在教室地板上,與小搗蛋一起玩玩具。他們玩得好開心,爸媽的嘴角當然就上揚了!真希望接下來兒 子在這邊就是每天這樣開開心心啊!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了,S老師給了我們一些她的觀察:他很和善,對所有的東西都很有興趣,懂的也很多了,而且已經很會表達與互動…。我請小搗蛋和S老師High Five 和擊拳說再見,因為我知道,兒子只要和對方做了這兩個動作,他就很容易將對方當「自己人」啦!第一天,非常愉快也簡短地認識了園所和老師。Pass!!

 

第一個階段:基礎階段(Grundphase)

第二天開始,才是正式的入園,但還是會由我們家長其中一位,固定陪著孩子進到教室一個小時。這是「適應進程」的「基礎階段」(Grundphase)。這樣的方式維持五天,第四天的時候,會有個家長與老師的「回饋時間」,一起討論是否進展到下一個階段。

隔天到教室,有其他兩位小朋友和另一位老師J,J老師也是溫暖熱情的人。基本上,只要老師與孩子們能夠產生依附關係,整個過程就簡單很多。所以認識了兩位老師,我們也就越來越放心了!這間Kita 的師生比都控制在1:4以下,這樣的比例讓老師可以好好與每位孩子花時間。對小小孩來說,在家裡都是一對一的互動,到了托兒所,如果一下子無法被關注,有的孩子就會因此想媽媽而哭鬧。S老師與J老師很重視這點,所以他們還特別與所有家長協調,在前面幾週盡量同一個時間,一個老師只照顧一到兩個新來的孩子。

這個階段,我們做家長的就只需要被動地回應孩子的需求,不需要主動互動。而老師會用「邀請」的方式與孩子產生互動,但不會勉強,讓關係自然慢慢地建立,就像她是媽媽的一位朋友一樣。這幾天,媽媽我就算孩子很OK也不能離開教室,繼續當孩子的安全港。而老師也會觀察孩子與我們的互動,從中學習不同孩子的溝通模式。
沒過幾天,媽媽我就覺得自己像壁花一樣,甚至開始在教室角落看書了。兒子一個小時幾乎不會來找我,只有他想拿東西拿不到才會過來,而我善盡「壁花」之責,每次都告訴他「可以去找S喔!」,他就咚咚咚跑走了! 想當然爾,很快他就能進到下一個階段了。

第二個階段:嘗試分離階段 (Erste Trennung/ Erweiterte Trennung)

在這個階段,父母親帶著小孩進教室,等孩子安頓好(十分鐘左右),就進行固定的「說再見儀式」,接著帶著笑容直接離開教室。但爸媽不會離開托兒所,只是在家長的Lounge 喝杯咖啡休息,隨時On Call。老師在這個階段,會觀察和評估孩子的反應,藉此評估孩子所需要適應期的長短。如果孩子能夠被老師安撫下來,那就代表適應期可以很短,但這階段,如果孩子哭著找媽媽,父母親就要立刻回到孩子身邊,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會遺棄你」!

這也是與我過去的經驗最大的不同。過去女兒的幼稚園老師都是跟我說:「哭一段時間就自己會適應了!」,當然,最後都還是適應了,但這個過程相當痛苦,每天的說再見都是一種煎熬。我有點害怕,不知道這樣的畫面會不會重演,還是會因為漸進式的方式而有不同。

一開始的分離,還真的只是「嘗試」,只有30分鐘!我與小搗蛋原本就有我們的「說再見儀式」告訴他我要離開,一下子就會回來,接著擁抱和親吻,然後華麗轉身離開!所以執行起來不是太大的問題。我以為。

一開始的幾天,兒子表現優良,一點都不哭,我們真以他為榮啊!結果一個週末去阿姆斯特丹玩,回來馬上變了一個人。原本都叫著Kita, Kita,很開心期待見到S老師的他,隔週回去竟然狂哭半小時,讓老師只好出來打斷媽媽的咖啡時間…。這樣一連三天,媽媽我真有「打掉重練」的沮喪。還好,他每天都還是期待著去Kita 找S老師玩。

S老師好溫柔,竟然還安慰我:「媽媽,小寶貝和你的依附很強烈,這是非常正常也是很好的事。有這樣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我們嘗試看看帶他喜歡的一個玩具來,或許會有幫助。」我當下眼淚都要掉下來…。

其實,老師比我們還辛苦,每天要聽那麼多小孩鬼吼鬼叫(誤),還得要安慰爸媽,真的不是人幹的工作啊!我一直都覺得托兒所老師,應該屬於高收入一族,因為這工作又高壓,又要溫柔正面,還要喜歡小孩,甚至在病毒溫床中打滾還得要全身而退,這真的不是所有人做得到的!

我們並沒有按照進度進行,整個晚了一週還在這個階段!期間,媽媽我心裡面一直有很多對自己的懷疑和指責,甚至覺得我們是不是要放棄了。但我們沒有被催促,老師也沒有覺得「小孩怎麼這麼黏媽媽」。反而,S老師特別請我們調整成在其他孩子睡午覺的時間過去,從她與小搗蛋一對一「重新開始」,希望能讓小搗蛋與她產生更多的情感連結,進而可以願意讓她陪伴。

在沮喪之中,這樣的貼心用心,整個鼓舞到我,我也相信這位老師真的是與我一樣在乎兒子的感受,不是只希望他趕快適應,而是希望他真的開心。這樣的老師,真的很難得。我們,真的很幸運!而這也是「柏林入園適應模式」的一個特色,孩子如果有任何的「後退」,老師與家長們就做相對應的調整。而S老師也告訴我,她認為這樣幾天下來一定會有不同,她觀察,小搗蛋只是需要知道「媽媽不在沒關係,有S老師也可以」,其他例如與小朋友的互動或者常規,都沒有什麼問題。

那幾週,兒子在家裡會自己搖著頭說「哭哭」,意思是「不需要哭」,然後接著搖著頭踏腳說「媽媽!媽媽!」,意思是「不需要這樣叫媽媽」,最後說著S老師的名字。我知道,他在告訴自己,也讓我知道,他明白自己不需要哭,也不需要叫媽媽,因為他有S老師。就在S老師與他「交心」了幾天的那個週五,去接孩子的時候看見的不是哭哭的小鬼,而是開開心心的笑臉!我兒子回來了!!!!這樣的努力真的見效,我們終於要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第三階段:穩定階段 (Stabilisierungsphase)

過了一個週末,兒子沒有被「週末魔咒」影響,正式進入了適應期的後半段。 這個階段,老師開始接手父母的照顧角色。終於,小搗蛋在進教室的時候,又再次是衝著進去的!而且,他每天都期待著隔天要去Kita 找S老師、J老師和小朋友們玩。甚至,他願意讓S老師換他的尿片啦(恩,這對他來說是件大事)!

這個階段,孩子漸漸適應固定的老師,但因為原本待在園所的時間比較短,所以還沒有機會了解所有的「固定行程」。所以當孩子比較穩定的時候,他們就安排我們在不同的時段過去幾天,讓孩子習慣在那邊做遊戲圈圈,收玩具,換尿片,吃飯…等等,最後才是在Kita 午睡。因為我們不需要孩子待在Kita 這麼長時間,所以就沒有參與午睡的階段。

第四階段:收尾階段 (Individuell Schlussphase)

終於,在S老師親口告訴我:「妳可以離開Kita了!」,我們正式進入第四階段。這階段,父母不需要待在園所,但仍需要隨時讓老師找得到,需要的時候能夠隨時趕過來。這時候,老師取代了父母成為孩子在托兒所內的依附對象和安全港。
這段陪伴的時間,將近一個月,有些朋友問我:「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反正最後小孩不就適應了嗎?」
當然,我相信一般來說孩子的適應力都很強,任何環境都能適應得很好(例如戰場的孩子不也是都找得到生存之道嗎?)。然而當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會在教室裡哭到崩潰,覺得我要拋棄他了,不會覺得他哭也沒有用反正就得待著,而是覺得我們與老師,隨時在意他的感受,也對他的感受做出反應,這讓我覺得很安心。就像猛然斷奶,孩子也是會接受不再能喝奶的事實,但自然離乳,加上一些安撫與幫助,整個過程是可以很順暢的。

而這個過程不只是幫助孩子緩解入園的焦慮而已,還有很多正面的功效。我覺得最棒的,是我們能夠充分讓老師了解我們的孩子。這一個月,我們是「一起」在帶孩子,我對老師們也有很深的了解,我認識每一位園所的老師,他們的名字與個性。我也能從中知道,為什麼小搗蛋特別喜歡哪位老師,能夠與老師們有更緊密的合作。我也很深地認識這個Kita 的一切,甚至現在我還能幫新家庭回答一些問題,我也能觀察到所有細節,即時反映我覺得好或不好的地方。這點,如果台灣能夠做到,或許那些讓人揪心的幼兒園虐童事件也可以減少啊!

再來,是我認識每一個孩子。我知道兒子最好的朋友是哪一位,甚至與他一起玩過,孩子們也認識我。就算現在小搗蛋只會說一點點話,但我每天都能大概知道他與每個孩子玩的東西,一起做的事情。我也認識幾乎每一位孩子的家長,我們不只是彼此見面打招呼,我們甚至一起經歷孩子們的「適應進程」,一起坐在Lounge 裡面喝咖啡。一個月下來,我們已經是彼此的好搭檔和好朋友!這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很正面的幫助呢!

終於,小搗蛋已經跑完所有的「適應進程」,正式上Kita 嚕!這一個月,我們當然也經歷過Kita 病毒的侵襲,全家病了一輪又重新上戰場。也經歷過時間的調整,家庭分工的溝通,以及看到小搗蛋的許多成長。我很感謝這個園所的用心,更感謝老師們的愛心和耐心。而這個神奇的「柏林入園適應模式」更是讓我思考,許多時候,我們總希望孩子「快快長大!趕快適應!」,然而就連身為大人的我們,面對新環境都需要一些適應的時間,我們或許不會當眾大哭,但很多時候也差不多了,更何況是一歲多的孩子們。然而,就如一開頭的那兩句話說的:「只有當我們感到安全,我們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有當我們被接納時,我們才能超越自己而成長。」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覺到自己的感受被接納,他們自己就能夠調整,而正面地超越自己而成長。這個經驗,我相信也會讓他們對人更有信任感,對自己更有信心。因為,他們是被關照、尊重和體會的。

我們在孩子適應這個世界的每個階段裡,是否都做到了這些?我們要求孩子很多,然而,我們花多少時間聆聽與陪伴?短短的一個月,讓做母親的我,學了很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