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若媽咪|教育的真正意義~不是讓孩子的世界沒有半點差異,而是在充滿差異的環境中,學習尊重與關懷

這世界原本就有著許許多多的「不一樣」。

從最容易看到的膚色、外貌、身高、體重,到不同的家庭背景、社經地位、宗教、智商、長才短處…,沒有人的「出身」是相同的。

我們總希望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機會」「每個人可以得到一樣的對待」,似乎如果所有的「條件」都一模一樣,這世界就會看起來比較「公平」。然而,公平~真的是這個意義嗎?當我們把孩子們都「盡量一致化」,就不會有比較、競爭與殘酷的歧視嗎?

我想,答案是很清楚的。

 

樣樣相同,就代表公平?

這是一個有點深的思考。但很值得父母與老師們想想。

或許當我們思考完了之後,會改變我們對孩子說的話,以及對待這世界的態度。

請問各位爸媽,當我們看到年輕同事開著爸媽買的法拉利來上班,我們會怎麼做?

請他不要開來,免得其他同事難過,或會被引誘去偷竊?
還是跟他說,開法拉利跟坐公車效果都一樣,他其實不需要開法拉利?
或因此再也不跟他吃飯,背後說他炫富?

其實,他不偷不搶,要開來還是搭公車上班,都是他的自由,不是嗎?
擁有一個較優渥的家庭環境,也不是他選擇的。然而,他可以選擇的是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點,與他開什麼車子無關。

說不定,他已經努力挑一台最「低階」的車來「讓自己不要太被攻擊」或希望讓其他人覺得舒服。
也或許那是他親愛的爸爸給他這輩子唯一一次的禮物: 爸爸當初白手起家後買的第一台好車。這樣想,是不是突然變成了很感人的故事?

不管他怎麼想怎麼做,這與我又有何關?
與其去評論或關心同事開什麼車上班,不如真正認識對方,認真投入自己的工作。對吧?

那,我們對孩子的「環境控管」又是怎麼一回事?

 

環境很重要,但教養更重要

女兒在的學校因為區域的關係,有不少漢堡的有錢人家的孩子,而漢堡又是全德國富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新哀鳳上市隔天就帶去學校的學生大有人在,各種新奇的產品,女兒常常都是在同學間「試用」回來報告心得的。甚至女兒會形容某位同學湖畔的家像「皇宮」一樣,一個人的房間就有我們半個公寓大。

在知道女兒上這所學校後,有些出身漢堡的德國朋友也會說:「喔~那裡很多有錢人喔!小心她變成拜金女!」。我總是笑笑不說話,因為我知道,女兒會不會成為拜金女,與她身邊是不是充滿有錢人沒有關係。與我的教育,比較有關。

學校對於學生帶什麼東西上學並沒有特別規定,只要你善盡保管之責(校規很清楚:要帶來就自己負責)。但如果是影響到上課,或者是校園安全,那學生會被要求收起來。就這樣而已。偷竊,也會發生,但如果孩子保管好了卻東西被偷,不會有人指責帶東西去學校的孩子,因為「偷竊」才是錯事。

學校沒有制服,當然看得到大家的「各自精彩」。也有高年級的學姊背名牌包上學的,見怪不怪。當然,最多的還是平價品牌的撞衫衣,中學生們也是穿得開開心心,因為好穿實用啊!用「衣著」或「用品」去評論一個人,無論是覺得對方太奢侈,或是覺得對方太寒酸,其實都算是一種歧視,不是嗎?

霸凌,當然有!德國學校這些事並不比台灣少(還加上種族問題,語言問題等等,更是複雜)。學校的校規中「嚴禁」各種歧視與霸凌,上學期就有因此被退學的學生,「只是」因為網路與言語的霸凌。大家以為都是「強者霸凌弱者」?不一定呢!會欺負其他人的,是性格與人格。

姊姊有沒有變得自卑?沒有。
而是從真正認識這些朋友中學到:外在物質並不定義一個人的本質。

姊姊有沒有要我也比照辦理?沒有。
而是學到清楚自己適合什麼,讓自己有能力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更重要!

在學校,當然相似背景的學生比較容易聚在一起,但我為女兒驕傲的是:她在各群體都很吃得開!而她仍舊是她,還是個更有自信的她。因為透過這些「不同」她理解到:這世界有很多不同,但其實沒有那麼不公平。公平,不在於讓大家都一致,而是在不一致中,彼此仍能發展出真摯的友誼。這是在大人的世界中反而難看到的!

 

別用齊頭式的虛假平等,粉飾了該教育孩子的真相

校園是個小社會。
我非常了解想要「讓所有學生都在同個環境」的看法,然而,這只是一個虛假的平等狀態。

我們一致了制服,那鞋子呢?一致了鞋子?那頭髮呢?一致了頭髮,那便當呢?一致了午餐,那智商呢?能力呢?長相呢?家庭環境呢?

我們何時才要教孩子:一致並不代表平等?

我們何時才要去面對,其實那些我們想簡單就按刪除鍵抹去的「嫉妒」「比較」「貪婪」「偷竊」「酸言酸語」「歧視」「霸凌」…,其實在小孩與大人的世界都真真實實地存在?

我們何時才能認清楚,其實這些才是「教育」真正要去面對與解決的對象?

我不期待我孩子與別人的環境都一樣,但我努力教育他們:

當一個人擁有的比較少,並不代表比較差。
擁有的比較多,也不代表比較強。
內在的力量,遠比外在的包裝來得重要!

而當我擁有的少,與其嫉妒,不如努力。
當我擁有的多,與其炫耀,不如給予。

而這些,得從父母親自己的觀念開始。

#教育的真正意義
#不是讓孩子的世界沒有半點差異
而是 #在充滿差異的世界中學習尊重與關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