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行不行,只問你的孩子是否熱愛嘗試!

寶貝女兒從小就愛運動也擅長運動,四年級之後加入了學校的田徑校隊,五年級也開始代表學校出賽。但來到德國後,姐姐覺得要適應新環境,認為「先把語言學習好,學業穩固好,才是王道」,所以一開始對於參加課後運動活動興趣缺缺。但就在德國學校入學一個月後,我收到了姐姐導師的Email。

她向我簡單「報告」了一下姐姐在新學校的適應狀況,聽起來一切都很好。而在信末,她說今天她在學校有向姐姐建議,或許她可以去參加「籃球校隊」。是因為姐姐的運動天份被發掘了嗎?倒不是。而是導師認為,參與課後運動活動,對孩子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這會讓她更融入新環境,也能練習語言,交更多新朋友,當然,對他們的健康與發育也很重要!

 

為了 「興趣」投入熱情

姐姐雖然因為有點害怕自己在語言能力和籃球實力上做不到,而稍微覺得勉為其難,但還是因為我與老師的鼓勵,她答應隔天去籃球場看看大家練習的狀況。

她很驚訝地發現,這與她過去參加的「校隊」完全不一樣!

過去參加校隊,是為了「為校爭光」,贏得好成績!所以會選出全校最優秀的選手,在比賽前魔鬼訓練,然後去參加比賽。運動不在行的同學,就算再有興趣,也與這些隊伍無緣,甚至自己也不會願意來參與的。所以學校有校隊,有體育班,但都是挑選出體育項目裡的「菁英」來組成隊伍,參加比賽。


而在德國的學校,當然也有體育特別強的孩子,但在學校的校隊裡,全部都是「喜歡這項運動」的同學,而不是被教練「選出來」的選手,程度當然是有高有低。她發現,這比較像是「同好會」,而不是「菁英營」,大家很熱切地「玩」著自己喜歡的運動,而不是只是不斷為了出賽而練習。

因此,她留了下來。姐姐從連籃球規則都搞不清楚,NBA 沒看過半場的初學者,到後來隨隊參加每場比賽,開始熱愛和熟悉籃球運動。也如導師所說,她因為參與了籃球,所以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也很快融入了新的環境。

隊上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小女孩Mina。她個頭超級小,大概只有130公分,身高只到姐姐的胸口,怎麼想都不覺得這個小女孩會在籃球場出現。在球場邊遇到她開朗又熱情的媽媽,她說:「Mina 從小就愛籃球!真希望這個球隊能夠順利組成,現在還缺幾個人,所以她的姐姐決定找同學一起來參加!」

媽媽沒有告訴Mina「你太矮了,打籃球吃虧」,反而全家總動員,為Mina打氣。這個家庭為了Mina 的「興趣」所投入的熱情,讓我感動!

小Mina 的籃球技術不是太好,籃板也跳不過其他人,但是每次只要隊友拿到球,她總是說「這邊!這邊!」,想盡辦法要碰到球!而隊友也很夠意思,只要有機會,就會把球給小Mina。她在場中總是最拼的,場下也總是最大聲加油的。而幾個月過後,她的技巧越來越純熟,也成了隊上的靈魂人物!

夏天開始,又有同學邀姐姐去參加足球校隊。她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玩」一個從來沒有碰過的運動!從一開始連腳都不知道怎麼樣可以踢到球,到擔任校隊的守門員。姐姐不只學習了一項新的運動,個性也變得更主動與成熟,甚至面對守球門的極大壓力,她仍舊能享受在這項運動之中。

除非受傷,否則教練一定讓每位孩子都有上場的機會。對他們來說,「參與的過程」比比賽的結果來得重要!你不需要是最強的,但是你的興趣、運動精神,與團隊精神,才是教練在意的。太多孩子像姐姐一樣,從完全沒碰過那項運動,到幾個月後已經可以上場比賽,甚至能夠表現得很專業!

 

教養中最該丟掉的傳統思維

這兩種不同教育風格的校隊經歷,讓我問自己:一定要孩子「擅長」某件事,一定有「成績」,才讓他們去嘗試嗎?如果我們覺得孩子做某件事不會有結果,是不是就要他別試(傻)了?

我過去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果不會有結果,就別試了」!

例如喜歡唱歌,但五音不全?別試了!喜歡畫畫,但不會當畫家?那就別浪費時間了!想學鋼琴?如果要升學,就學到國二就好了,反正不會當鋼琴家。

我們做「應該」的事,而不是「喜歡」的事。這樣似乎是很有「效率」的作法,然而,無形中我們是不是也在教孩子們「功利」的思維?

因此,我們的教育系統培養出許多很會讀書,而「自然而然」去當醫生律師的孩子,然而他們真的喜歡自己所學嗎?過去在醫學院裡,教授曾經說:「在這個教室裡,可能有很多有機會成為畫家或音樂家的同學。但你們『太會』念書了,所以『只好』來這邊讀醫學院!」

我們不鼓勵孩子們去嘗試那些看起來「沒有結果」的事,而結果就是,大多數的我們,長大成人了,但很多曾經好想要嘗試的事,一輩子從來沒做過。這或許不是家長或老師所願,而是我們的童年,實在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我們把時間卡得滿滿滿,所以只好捨棄了無意義的「興趣」,選擇有意義的「成績」。只有在「成績」被完成的前提下,孩子們才能從事「興趣」。

這個邏輯,直白地說出來大家或許都覺得不認同。然而,許多身為家長的我們,仍舊一直這樣做!因為我們害怕。我們聽過太多,原本沒有天份,卻因為興趣而磨練自己成為專家的例子,但,我們似乎從來不相信,我們自己,或是我們的孩子,會是其中的一個故事。我們怕孩子們失敗,怕到連孩子沒去嘗試之前,就覺得那條路的成功,不會屬於我們的孩子。

 

不看「結果」,只看孩子熱愛與否

我厭惡自己偶而會這樣想,因為我知道這無形中扼殺了孩子許多的可能性。

就像我自己,自動遠離運動這件事好久好久,只因為我覺得自己是運動白痴,體育課就該躲在大樹下。一直到三十多歲才開始健身學拳擊,發現自己「超級喜歡」運動!不為了拿獎牌,也不為了什麼目標,而是單純覺得運動讓我健康,讓我快樂。我有時想,如果我不因為「不在行」就不去嘗試運動,或許我的童年不會如此體弱多病,過敏纏身。運動如此,數學也是如此,做菜也是如此,許多事情,都是因為我們腦中不知道何時被「植入」了「你不在行這件事」的魔咒,所以我們就放棄去學習或嘗試了。

所以現在,每次姐姐問我「要不要做」某件事的時候,我會很用力提醒我自己,不要覺得這件事不會有什麼「結果」,就建議她不去做。而是我該做的角色是,鼓勵我的孩子們,在安全的範圍內,盡量去嘗試他們想要做的事。

能否成為體育選手?能否成為醫生?科學家?畫家?舞蹈家?其實,人生不需要成為這些才能幸福,而是覺得自己能夠做喜歡的事,樂在其中,這才是幸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