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若媽咪|肯定、尊重、守護。給孩子自己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

從「被討厭的勇氣」和「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這兩本書,我認識了作家岸見一郎先生,也從他的書中,獲得了許多珍貴的啟發。我喜歡看他的書,平實而且真切,而在讀「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時,更讓我重新面對了年少時父親辭世那段塵封埋葬的回憶。同時,也讓我好奇,同樣身為父母的岸見一郎先生,是怎麼用同樣的阿德勒哲學,來經營他與兒女的關係呢?

闔上書時的好奇疑問,沒想到很快就能得到解答。原來,岸見先生就是因為在教養自己一雙兒女時,曾經面對到與所有父母親同樣的糾結與困擾,所以才有機緣認識阿德勒哲學的呢!果真印證了「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這樣的說法。

 

極度幸福?還是極度辛苦?或許是極度無助…

「教養孩子,並不是一件全然愉悅的事,甚至可以說辛苦的成份比較高。」岸見先生在前言的這句話,立刻就讓我心有戚戚焉。這個社會歌頌太多親職的美好,卻鮮少如此直白地說出做為父母親的真實感受。許多的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都在「感覺極度幸福」與「感覺極度辛苦」中間擺盪著,更多的時候,是「感覺極度無助」~全然不知自己該怎麼做好這個重要,卻從來沒人教的角色。

教養孩子,有人說不能太寵,也有人說不能太嚴苛。到底怎樣的愛,是溫柔而非寵溺,是有原則而非苛刻?或許大家都有些想法,但卻沒有答案。我有個13歲的女兒,和一個兩歲的兒子,兩人十一歲的差距,以及台灣和德國不同的教養環境,也讓我有了很多觀察與反思的機會。

「零體罰」絕對不會養出媽寶

在台灣社會的定義中,我或許是個「自由派」的媽媽,我們家沒有體罰,孩子對待「大人」的態度也相對寬鬆。一開始只是我「捨不得」打罵孩子,但後來,觀察了身邊一些家庭的互動,發現打罵教育下的孩子,很容易在父母不在的時候,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模樣。而我這個「不兇」的阿姨,就很常成為這些孩子乖張行為的見證人。這也與岸見先生的「阿德勒勇氣教養法」書中提到的:用責罵教出來的孩子,凡事只會考慮『這樣做會不會被罵』,只要判斷不會被罵就什麼都敢做,終有一天會變得無法自主判斷行為是否合宜」,完全吻合。

東方的教育總強調要聽從長輩的話,如果有別的意見就是「忤逆」,甚至不少的父母會強將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甚至宗教信仰,加在孩子身上。當發現孩子不照著自己期望的走,就覺得是「大逆不道」,需要「管教」。然而,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孩子與我們「不一樣」而已。

我非常同意岸見先生說的:我們只是比孩子早出生的人,「從擁有的生活經驗或知識,以及所負責任的大小不同,可以知道大人與小孩是不一樣的。但是並不是因為『不一樣』,就表示他們是『不平等』的人類。」,「如果了解自己與孩子是平等的,就能以尊重的態度、全然的信賴與孩子相處,也會了解不需要用權威壓制孩子,更不需要以打罵對待孩子。」體罰或生氣大吼,對於教養孩子並沒有好處,只是讓他們更知道該看臉色辦事,甚至內心深藏恐懼與憤怒。而從完全沒經過打罵教育的德國老公身上,更讓我放心:「零體罰」絕對不會養出「媽寶」!

 

肯定與欣賞孩子,讓他們像花朵般綻放!

讓孩子像花朵般盡情盛開吧!之後如果有必要,再把花朵下方的雜草拔除就好。」這句話更是美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花朵的種子,原本就會開出不同的花朵。做為父母親的重要任務,就是給予一個豐厚的土壤,讓這些種子,有天能照著他們原本的模樣盛開。書中提到,這土壤中一個最關鍵的成分,就是與孩子「親密的關係」。

想想也是,當我們看到「綻放」著的孩子,多半可以發現他們與父母的關係非常緊密,那種從心而出,「我被無條件地愛著」「我現在這樣就很好」的信心,讓這個孩子能夠自在地表達自己,愛自己,進而懂得愛他人。我很幸運,女兒雖然已經進入所謂的「青春前期」,也與我面對過大大小小的爭執,但我們的關係仍舊十分親密,無話不談。我也能從她面對搬到德國的這個過程中,看到這樣的「自在感」大大幫助了她。就如書中說到的:「唯有在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有價值的情況下,人才會有面對難題的勇氣。」而這樣的價值,在他們能夠給予自己之前,大多都是從父母親身上體會到的。

 

不為取悅父母,好好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阿德勒的教養方式裡,父母親不責罵孩子,但也不需要盲目地讚美孩子。這部分,也是凱若從這本書中獲益最多的。「孩子並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生,當然不可以為了得到父母的讚美而放棄自己想做的事,無論如何都該活出孩子自己的人生。」我不能讓孩子只為了得到我的讚美而去做事,而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好好的存在」對媽媽就是很有價值的事。這道理,我們腦子懂,但有多少時候,我們都得要面對到小孩走丟了、生病了,或者聽到哪個孩子離開了,才赫然發現自己其實每日關注的都是些多麽微不足道的事,卻沒有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孩子們「好好活著」,對父母親來說是多麽重要的事。

在姐姐搬來德國之前,我們曾經分開台灣德國兩地生活了一年多。那段時間,對媽媽真的是無比的煎熬!每天我都固定在台灣時間晚上九點,打視訊給女兒,一旦網路不穩定,或女兒到其他親戚家找不到人,我甚至會擔心難過到哭泣。那一年多,每天我都提醒自己:不要劈頭就問功課,不要在珍貴的通話時間裡起爭執,第一句話要問「你今天好嗎?」,最後一定要說「愛妳」…。當電話中聽到女兒生病,或許只是小發燒,我都擔心到整晚睡不著。她看起來心情不好,我也開心不起來。只有看到她健康開心,媽媽我才能在德國好好生活著。這就是母親最原始的愛啊!

這段時間雖然辛苦,也流了很多眼淚,但卻是奠定我們母女互動的重要關鍵時期。因為每天這樣對自己「耳提面命」,讓我成為了一個更「敏感」的母親。也更明白「孩子即使他什麼事也沒做,只要好好的活著,就是對父母、對周遭人的貢獻」這個道理。如果把「好好活著」當作起點,就覺得每天孩子所做的都是「加分」,而不是「減分」。數學不好?沒關係,我們一起解決。早上叫不起床?沒關係,我們共同來想想辦法。與我有不同意見?那更沒關係,因為我也與我父母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啊!所有教養的問題,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就覺得正面積極了起來呢!而且也容易做到書中說的「信任孩子能解決他的問題」了。

 

信任與守護。孩子絕對能生出能力來解決人生的課題

這樣的關係,在她面對德國的新生活之時,就完全派上用場了。很多台灣的親朋好友會關心姐姐適應得如何,姐姐總是一派輕鬆地說「很好!」,不過回頭想想,她要面對的困難真的很多。首先語言不通,連上課內容都聽不懂,頭幾個月,我連想幫她複習功課都很難,因為姐姐連回家功課是什麼都不知道!再來就是功課和考試的方式都與台灣不同,完全需要自己融會貫通,沒有「標準答案」。媽媽我很努力研究上課內容,就是沒辦法知道該怎麼幫忙!

然而,第一次的親師會,德國老師們的話讓我寬了心。「她有無窮的潛力!她自己可以理出一個頭緒的。」許多老師們異口同聲都是這樣說。我突然發現,台灣「虎媽」精神在這邊也實在無用武之地啊!我反倒要學習「收手」,在孩子求助之前,不要插手,讓她解決自己的人生課題。這樣過了一年,真的發現姐姐變得不一樣了!從「我不知道啊」「你跟我說吧」,變成了「我再去問問看」「我寫了部分,有些我需要你的幫忙」。這樣的轉變,也讓她更有自信了!

這也就是岸見先生提到的:好好判斷「是誰該面對的問題」,然後「無條件信賴自己什麼都不說,孩子也一定可以做到」。如果我們為孩子擔起了他們該扛的責任,孩子不管多大都不會獨立的。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自己該學的與該調整的,我們只要做那最堅實的「親密靠山」,當孩子需要幫助,或尋求支援的時候,永遠告訴他們:「我們相信你/妳!」,孩子才能夠發揮他天生就具備的「解決問題能力」,並且學習自立。

「阿德勒勇氣教養法」這本書讓我體認到,養育出獨立且關心他人的孩子,其實不是天方夜譚,但的確不容易。我們得從每天每天與孩子的互動中,覺察自己過去的習慣,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與默契。而同時,在努力學習「給孩子勇氣」的過程中,孩子們也給了我們智慧,與面對人生的勇氣!而這也是現代的父母親,最需要的力量。

註:原文為岸見一郎先生「不教養的勇氣」(天下文化出版)之推薦序。真心推薦大家!

在〈凱若媽咪|肯定、尊重、守護。給孩子自己面對人生課題的勇氣。〉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